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种类与特点

按照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的定义,将媒体分为5类,它们分别是: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与传输媒体。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及编辑技术中主要研究的是表示媒体。1.多媒体信息的种类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及编辑技术中研究的主要有视觉类媒体和听觉类媒体两种。 1.视觉类媒体a.文字文字是一种符号,是由人类创造出来表示某种含义的,所以它与使用者的知识有关,是比图形更高一级的抽象。必须具备特定的知识,才能解释特定的符号,才能解释特定的文本。符号使用特定值表示,如ASCII码、中文国标码等。b.图像将所观察的图像按行列方式进行数字化,图像的每点都数字化为一个值,所有这些值就组成了图像。图像是所有视觉表示方法的基础。c.图形图形是图像的抽象,它反映了图像上的关键特征,如点、线、面等,图形的表示不直接描述图像的每一点,而是描述产生这些点的过程和方法,即用矢量来表示。d.视频视频又称动态图像,是一组图像按时间有序连续的表示。视频的表示与图像序列、时间关系有关。e.动画动画是动态图像的一种, 与视频不同之处在于动画采用的是计算机产生出来的图像或图形,而不像视频采用直接采集的真实图像。动画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真实感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f.其他其他类型的视觉媒体形式,如用符号表示的数值、用图形表示的某种数据曲线、数据库的关系数据等。 2.听觉类媒体a.波形声音波形声音是自然界中所有声音的复制,是声音数字化的基础。b.语音语音也可以表示为波形声音,但波形声音表示不出语音的内在语言及语音学的内涵。语音是对讲话声音的一次抽象。c.音乐音乐与语音相比更规范一一些,是符号化的声音。但是音乐不能对所有的声音都进行符号化。乐谱是符号化声音的符号组,表示比单个符号更复杂的声音信息内容。 2.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各种多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没有任何一种多媒体在所有场合都是很好的。每种多媒体都有其各自擅长的特定范围,在使用时必须根据具体的信息内容,上下文和使用目的,来选择相应的多媒体。人们在问题表达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信息媒体有不同的需要。相对来说,能提供具体信息的多媒体适用于开始的探索阶段,能描述抽象概念的文本媒体适用于分析阶段,而直观信息介于两者之间。从信息表达考虑,多媒体数据具有以下特点。a.多媒体是有格式的,也就是说,只有对这种格式进行解释,才能使用这种多媒体。b.不同多媒体表达信息的特点和程度各不相同,越接近原始新媒体形式,信息量就越大;越是抽象,信息量就越小但越精确。c.多媒体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但可能会丢失部分原始信息,或增加一些伪信息。d.多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丰富的信息。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虚拟现实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一种更为理想化的人机界面形式。与传统计算机接口相比,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三个重要特征: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想象力( Imagination)。任何虚拟现实系统都可以用三个“I”来描述其特征。其中沉浸感与交互性是决定一个系统是否属于虚拟现实系统的关键特征。 1.沉浸感(Immersion) 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由计算机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使用者通过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或数据衣等交互设备,便可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使用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当使用者移动头部时,虚拟环境中的图像也实时地跟随变化,物体可以随着手势移动而运动,还可听到三维仿真声音。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一切感觉都非常逼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交互性(Interaction)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使用者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键盘、鼠标进行交互,而且能够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计算机能根据使用者的头、手、眼、语言及身体的运动,来调整系统呈现的图像及声音。使用者通过自身的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对虚拟环境中的任何对象进行观察或操作。 3.想象性(magination) 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装有视、听、触、动觉的传感及反应装置,因此,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可获得视觉、听觉、 触觉、动觉等多种感知,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用户通过传感装置直接对虚拟环境进行操作,并得到实时三维显示和其他反馈信息(如触觉、力觉反馈等),当系统与外部世界通过传感装置构成反馈闭环时,在用户的控制下,用户与虚拟环境间的交互可以对外部世界产生作用(如遥控操作等)。因此,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三“I”特性,其系统基本组成主要包括:检测模块、反馈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3D模型库和建模模块。a.检测模块检测用户的操作命令并通过传感器模块作用于虚拟环境。b.反馈模块接收来自传感器模块的信息,为用户提供实时反馈。c.传感器模块一方面接受来自用户的命令,并将其作用于虚拟环境:另一方面将操作后产生的结果以各种反馈的形式提供给用户。d.控制模块对传感器进行控制,使用户、虚拟环境和现实产生作用。e.3D模型库现实世界的三维表示,并构成相应的虚拟环境。f.建模模块 获取现实世界的三维数据,并建立它们的三维模型。 VR传感装置的类型:a.视觉:头盔式立体显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 HMD).例如VPL公司的Eyephone可以分为透过型和非透过型两种。b.听觉:三维音响输出装置、定位装置。c.检测手动(包括位置):数据手套(Data Glove),例如DHM (Dexterous Handmaster,精密型数据手套)、Cyberglove (手指露出型数据手套)。d.力反馈:触觉传感器,Grope 系列手爪等。e.身体运动:数据衣(Data Suit)等。f.语音识别、合成、眼球运动检测等。 多媒体是仿真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综合组织、处理和操作多种媒体信息(如图形、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它虽然具有多种媒体的支持,但在感知范围上却没有VR广泛。其表现形式也是二维的,因此,它的存在感和交互性也不如VR优越。目前一般应用软件中所说的多媒体,实际在表现上都是视觉和听觉媒体的组合。建立在多媒体等技术之上的虚拟现实,缩短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人与他所处环境相互交流信息的方式,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路径。因此可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又一新高峰,也是人机接口技术的重要堡垒。计算机仿真(Computer Simulation, CS) 是一门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环境进行科学实验的技术。从模拟真实环境这一点来看, CS技术与VR技术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在多感知性方面,当前的CS技术原则上以视觉和听觉为主;在存在感方面,CS基本上将用户视为旁观者,其可视场景不随用户视点的变化而变化,用户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交互性方面,CS一般不强调交互的实时性。VR是一种由计算机综合的虚拟环境,它能让参与者体验或控制某些虚拟的事件, 并可同其他参与者发生交互作用。VR技术也是一门系统性技术,它将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作为 一个整体来考虑,并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全局优化,因此,VR技术适合于系统仿真,是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自然交互的技术。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感觉反馈、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 1.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相比较而言,利用计算机模型产生图形、图像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如果有足够准确的模型,又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生成不同光照条件下各种物体的精确图像,但是这里的关键是实时。例如在飞行模拟系统中,图像的刷新相当重要,同时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再加上非常复杂的虚拟环境,问题就变得相当困难。 2.显示当人观看周围的世界时,由于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所得到的图像略有不同,这些图像在大脑中被融合,形成了一个关于周围世界的整体景象,这个景象包括距离信息。当然,距离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例如眼睛焦距的远近、物体大小的比较等。在VR系统中,双目立体视觉起到了很大作用。用户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图像是分别产生的,显示在不同的显示器上。有的系统采用单个显示器,当用户带上特殊的眼镜后,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奇数帧图像,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偶数帧图像,奇、偶帧之间的不同即视差,从而产生了立体感。 (1)用户(头、眼、手)的跟踪。在人造环境中,每个物体相对于系统的坐标系都有一个位置与姿态,用户也是如此。用户看到的景象是由用户的位置和头、眼、手的方向确定的。 (2)跟踪头部运动的虚拟现实头套。在传统的计算机图形技术中,视场的改变是通过鼠标或键盘实现的,用户的视觉系统和运动感知系统是分离的,而利用头部跟踪改变图像的视角,用户的视觉系统和运动感知系统就可以被联系起来,感觉更逼真。另一个优点是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双目立体视觉认识环境,还可以通过头部运动观察环境。在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中,键盘和鼠标是目前常用的工具,但对于三维空间来说,它们都不太适合。三维空间中有6个自由度,人们很难找出比较直观的办法把鼠标的平面运动映射成三维空间的任意运动。现在,已经有一些设备可以提供6个自由度,如3Space数字化仪和SpaceBall空间球等。另外一些性能比较优异的设备是数据手套和数据衣。 3.声音人能够很好地判定声源的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人们靠声音的相位差及强度差确定声音的方向,因为声音到达两只耳朵的时间或距离有所不同。常见的立体声效果就是靠左、右耳听到在不同位置录制的不同声音实现的,所以会有方向感。现实生活中,当头部转动时,听到的声音的方向就会改变,但在VR系统中,声音的方向与用户头部的运动无关。 4.感觉反馈在VR系统中,用户可以看到一个虚拟的杯子。用户可以设法抓住它,但是用户的手没有真正接触杯子的感觉,并有可能穿过虚拟杯子的表面,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常用装置是在手套内层安装一些可以振动的触点以模拟触觉。 5.语音在VR系统中,语音的输入、输出也很重要,这就要求虚拟环境能听懂人的语言,并能与人实时交互。而让计算机识别人的语音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语音信号和自然语言信号具有多边性和复杂性。例如,连续语音中的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停顿,同一词,同一字的发音受前后词、字的影响,不仅不同人说同词会有所不同,同一人的发音也会受到心理 、生理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使用人的自然语言作为计算机输入目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效率问题,为便于计算机理解,输入的语音可能会相当烦琐。其次是正确性问题,计算机理解语音的方法是对比匹配,但没有人的智能。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按照(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如下。a.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b.开发 者身份权,即表明开发 者身份的权利以及在其软件上署名的权利;c.使用权,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以复制、展示、发行、修改、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其软件的权利;d.使用许可和获酬权,即许可他人全部或部分使用其软件的权利和由此而获得报酬的权利;e.转让权,即向他人转让使用权和使用许可权的权利。 软件开发 者的开发 者身份权保护期不受限制。软件著作权的其他权利保护期为25年,截至软件首次发表后的第25年的12月31日,即保护期满前,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软件登记机关申请续展25年,但保护期不得超过50年。因继承或单位分立、合并等法律行为使著作权人主体发生合法变更时,不改变相应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因依法签订使用权或使用权许可合同而转让有关权利时,转让活动的发生不改变有关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当拥有软件著作权的单位终止或拥有软件著作权的公民死亡而无合法继承者时,除开发 者身份权外,有关软件的其他各项权利在保护期满之前进如入公有领域。计算机软件所有人应向软件登记机构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软件登记机构发放的登记证明文件是软件著作权有效或者好记申请文件中所述事实确定的初步证明。凡已办理登记的软件,在软件权利发生转让时,受让方应当在转让合同正式签订后3个月内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备案,否则不能对抗第三者的侵权活动。具有中国国籍的软件著作权人将其在中国境内开发的软件权利向外国人许可或转让时,应当报请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备案。

商标权概述

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标识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 利权的作用相同,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权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前6个月可申请续展,在此期间未能申请的,可再给予6个月的宽限期。续展可无线重复进行,每次的续展期为10年。商标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即依法转让。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可以转让,转让注册商标时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在转让商标权时,应当按照《企业商标管理若干规定》的要求,委托商标评估机构进行商标评估,依照该评估价值处理债务抵偿事宜,而且要及时向商标局申请办理商标权转让手续。当发生商标侵权时,被侵权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1.商标权的主要特征 (1)专有权商标权的专有性又称独立性或垄断性,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有使用权,其他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认可,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 (2)时间性商标权的时间性也称法定时间性,是指商标权为一种有期限的权利,在有效期限内才受法律保护,超过有效期限,商标权即终止,不再受法律保护。 (3)地域性商标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这是由商标权的国内性质所决定的。 (4) 转让性商标权作为一种产权,由商标注册人按一定条件可以实施产权转让或使用许可。 2.侵犯商标权的方式(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认可,在同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相近或者近似的商标的;(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故意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5)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移动多媒体技术应用

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社交作为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性应用,社交网络一度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社交网络又将迎来新的颠覆性转变,易观国际的分析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达4.3亿人次,环比增长近50%,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将突破6亿人次,将超过互联网用户数量。基于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移动社交的发展势头正劲。移动社交综合了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和社交网络服务的优势和特点并互为有益的补充,可谓相得益彰。用户信息的可靠性成为移动社交网络发展的基础。社交网络与其他网上社区.网上交友等方式不同的是,其基本上是基于客户的真实信息而建立的人际网络,较为贴近实名制。在大多数情况下,手机用户信息比互联网的可靠性更高,这为移动社交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平台和基础。 2.移动电子商务互联网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什么是移动电子商务?它与传统电子商务相比又有什么可取之处?电子商务是指不需要见面就可以进行的商贸活动,而移动电子商务与它的区别仅仅是商贸活动的进行方式不一样。传统的电子商务通过PC进行沟通,而移动电子商务顾名思义就体现在“移动"二字上,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手机、PAD、掌上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在商贸谈判中又更上一层楼,它的覆盖范围比传统的电子商务更加广泛,方式更加开放,商机更大,推广方式更加灵活。 3.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是指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所谓近场支付是指用手机刷卡的方式乘车,买东西等,十分便利。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电商、掌中充值、掌中视频等都属于远程支付。目前,支付标准不统一给相关的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多困惑。移动支付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多,主要是银联和中国移动两大阵营在竞争。数据研究公司IDC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强大的数据意味着今后几年的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将呈现持续走强趋势。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地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以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互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据智研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数量达到了2.92亿人,较2013年底增加了3558万人,半年度的增长率为12.3%。与2013年12月相比,我国手机支付增长迅速,用户数量达到205亿人,半年度的增长率为63.4%,是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用户数量增长速度的5.2倍,网民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8.9%。 4.移动视频监控随着移动网络带宽的增加,特别是3G网络的建设,通过手机观看监控视频已经成为现实。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移动视频监控业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了解现场实时情况。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系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好的规则通过短信、彩信或拨号等方式自动报警,方便用户在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也能及时、方便地对突发事件进行调度,处理。移动视顿监控有以下几个优点。 (1)覆盖面广。手机无线网络覆盖率极高,几乎不受区域限制。对于一些无法铺设有线监控的场合,移动视频监控是唯一的选择。 (2)接入方便。前端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甚至手机采取了无线接入的方式,只要在移动网络的覆盖下,其不受山川,河流、桥梁、道路等复杂地形的限制,能方便,简易地搭建起监控点,避免复杂地形导致的布线烦恼。 (3)效率高。无线监控组网极其方便,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从而提高了建设效率。 (4)成本低廉。避免了远距离网络布线所产生的高昂费用。 (5)业务多样。无线监控可以涵盖所有固网监控业务,还可以发挥其在移动方面的特长,业务丰富多彩,如移动执法监控、移动采访等。 (6)监控方便。终端可采用手机无线监控,不局限于预先安装监控客户端的某台计算机。只要手机支持客户端安装,就可以使用手机进行监控。客户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进行监控,大大满足了客户对监控方便性的需求。 (7)及时联动。手机视频监控可以实时观看,同 MMS,WAP等浏览和联动告警结合,更加方便,及时。移动视颊监控应用于别墅、高档酒店、医院、公安、交通枢纽、铁路管线、金融、地铁、公交、环保、质检、连锁超市,连锁企业、各总部行政机构、中小企业、个人用户以及安全防范等级较高的石油管线的行业监控等。 5.移动视频电话/会议移动视频电话是指使用视频和话音的点对点通信业务,在两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和固定视颊电话或者PC之间实现视颊和音频的双向实时交流。移动视频电话业务是由 UMTS定义的一种高级3G业务,对于线风终带窗有较高的要求。带宽、成本、设备和服务的限制使这一业务的开展具有很大的难度,在宽带网络出现后,移动视频电话/会议才有可能以被人们接受的质量大规模推广。移动视频电话/会议是比话音,数据通信更高级的一种通信形式,实现了点对多点的通信业务,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个人通信和商务交流的需求,为商务用户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现在,各国的3G移动运营商将移动视频电话业务作为拓展3G业务的先锋,例如香港和记公司在欧洲正在大力推广移动视频业务。同时,日本NTT DoCoMo公司已实现了3G终端和PC之间的视频会议业务。